照明技術規范和產品標準是照明行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,隨著LED照明技術的提升,照明技術規范和產品標準將有哪些變化?或者新標準的建立呢?我們一起看看吧!
2009年起,世界各國的博物館已開始用LED照明燈具替換傳統的鹵素光源射燈燈具,如韓國國家博物館、法國盧浮宮博物館、荷蘭國立博物館,更換后比原先使用的鹵素光源燈具節約能源75%~85% 以上,而且LED照明燈具不會像鹵素光源燈具那樣產生紫外線和紅外線,避免危害博物館展品,有效的保護了展示文物。在鹵素燈的照射下油畫藏品表面會升溫1 攝氏度,嚴重影響了畫作的色彩和保存壽命。而LED燈具可嚴格控制輸出光譜,為特定的作品使用特定的照明,并且不會發出紫外線損傷作品,在LED的光束下,畫面色彩更為均勻,且只有很少一部分的熱,起到了很好的文物保護效果。
2010年,國內各大博物館新建和改擴建項目也開始大量采用LED照明技術,如廣東省博物館、故宮博物院、南京博物院新展陳項目、河北博物館的曲陽石雕館、中山古國館采用了LED照明技術,有些采用COB技術的LED條形光源模塊的燈帶和LED控制器PWM 調光器及數字控制系統,把對書畫展品的照度嚴格穩定的控制在文物照明要求的50lx 以內。有的還用了DALI系統等智能化控制技術。 國際上博物館照明一直沿用國際照明委員會的技術報告CIE 157:2004 CONTROL OF DAMAGE TO MUSEUM OBJECTS BY OPTICAL RADIAT。(來源于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)
《LED產品空間顏色分布測量方法》今年實施
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、國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發布的2018年第17號公告,由全國照明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光輻射測量分會負責執行、全國照明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的標準GB/T 36979-2018 《LED產品空間顏色分布測量方法》于2018年12月28日發布,該標準將于2019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。
近年來,隨著LED照明產品在人們生活、生產各場所中的應用,人們對于LED產品的光品質也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,其中LED產品的空間光色一致性作為影響LED光品質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業內受到廣泛關注。國際國內已有不少標準或技術規范中對LED產品的空間顏色一致性提出了要求,而相應的測量方法卻非常簡單,不能滿足實驗室測量可復現可比對的目標。
由廣東省東莞市質量監督檢測中心、上海時代之光照明電器檢測有限公司、杭州遠方光電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制定的《LED產品空間顏色分布測量方法》國家標準,規定了照明用白光LED產品的空間顏色的表示參數和測量方法,為了確保測試的一致性和復現性,標準中對測試環境條件、測量設備和測量步續以及數據處理給出統一規范。
該標準項目的大部分內容都是國際照明委員會(CIE)的技術委員會TC2-74“光輻射源的空間光譜分布輻射度學(Goniospectroradiometry of optical radiation sources)”的研究成果,遠方公司董事長潘建根教授是該TC的主席,目前,該TC起草的國際標準已經進入收尾階段,而我國則是率先于國際,制定發布了關于LED空間顏色分布的標準,一定程度上也為我國產品在國際競爭中贏得了先機。
NEMA將LED納入高桿道路照明標準
外媒報道,總部位于美國弗吉尼亞州羅斯林市(Rosslyn)的美國電氣制造商協會(NEMA)發表了美國國家標準ANSI C136.18-2018道路和區域照明設備——高桿側裝燈具。
據悉,美國國家標準協會(ANSI)委員會為戶外照明推出此標準,包括了規定條件下高桿燈具道路應用所需的物理、操作、維護及光分布等特性。該版本更新了參考文獻,并且增加了涵蓋LED技術的資料。